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觅玉 > 第 34 章(第2页)

第 34 章(第2页)

说书人话一转,感叹:“世人都说神仙好,我看这事不一定好,惜秦皇汉武,多少都栽倒在寻高人、求长生的道上……”

四周弥漫着米酒和浓茶的馥郁香气,耳边有陶炉煮水的咕咚咕咚,袅袅升起的白气飘到窗外,混合着临近的河风,吹动得竹叶沙沙。

姜觅发现自己正坐在一张临窗的四方桌上,左侧的承归双手捧着一个空茶杯,动作僵硬一瞬,弯着的眼睛里浮现出一丝诧异。

不远处,店门处挂着的长条木牌,“四方邸店”。

两人前方,靠近入口的那张桌子上,有一位头戴帷帽,薄纱遮面的妇人,她右手正将一锭金子推到桌子中央。

妇人嗓音些沙哑,听上去很是疲惫,问道:“那位可解世间一切艰难的高人是什么来头?”

姜觅推推承归的手臂,凑过去在他的耳边说:“是姜格初!她正在旅店约见人。真可惜,我应该趁这个时候去确认银盒里的东西。”

承归点了下头,问:“突然闪现在这个地方,你会不舒服吗?”

“你不舒服?”姜觅奇怪。

承归环顾一圈,见男女老少头上的那火苗都只有豆大,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吹熄的样子,悄声说:“有一点。这里的人,气都很弱。这很特殊,有些可疑。”

姜觅顺着他视线看去,只见是有人在饮酒,不由失笑道:“可能是喝醉了?先管眼前的事。”

和妇人同桌的黑衫男人把金子拿到了自己面前,而后缓缓开口。

“他来自秦州西南的汉州汉山,那里有一叫作钵池山的地方,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传言是一次地动之后,由黑色石莲生出来的老翁,个子不高,面貌七旬有余,白胡子上系着一枚七色彩石。”

姜觅听完,对承归吐槽:“黑色石莲生?哪门子江湖骗术,又不是哪吒。”

姜格初蹙眉:“传言?我要的是切切实实的消息。”

“夫人在说笑?我只卖我知道的信息,他人信或者不信,与我并不相干。”

姜格初忍着怒意,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冷声说:“江湖上贩消息的人无数,本家推荐了你,我便愿意用你,你要不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就直说,我好趁早另请高明。”

黑衫男人咽了下口水,补充说道:“夫人少安勿躁!那老翁……无人知其过往,无人知其寿长。奇在摸胡须三下,就可解人间烦忧,曾有人要去抢他的石头,还未近身就口吐鲜血倒地不起。”

姜格初嗤笑一声:“这些说辞,连我的婢女都知道。”

黑衫男人神色凝重,垂头咬牙说道:“我可亲自替夫人去探虚实,就是这人行踪飘忽不定,还说什么只认他认下的有缘人,才可得到他的帮助,所以,我概还需要些时间。”

姜格初问:“多久?”

“一个月。”黑衫男人回答。

“半个月,不能更久。”

姜格初说完拂袖而起,在侍女的搀扶下准备离去。姜觅站起来,跨过胡椅,对承归说:“我们也走。”

-

就在这时,门边熙熙攘攘,五个乞讨的小孩拥簇着一位衣着褴褛的白胡子老翁入店。

一个小孩叫唤:“糖!你说进了门就会有糖的,糖在哪里啊?”

另一个小孩附和:“就是就是,你要是敢骗我们,我们可饶不了你!”

午后的阳光照在那枚椭圆形的石头上,发出像七色彩虹一样炫目得不真切的光芒。哒哒,白胡子老翁的胡子上系着的彩石随着他的动作,时而落在胸腔上,发出极轻的声音。

姜觅扯扯承归的衣袖:“系彩石的老翁,不请自来了。”

一向面容平和的承归,蹙着眉盯着门口。

姜格初和婢女对视一眼,自己退后两步,婢女飞快移步到黑衫男人身边,踢踢他的脚。黑衫男人垂眸表示知道了,上前径直走到白胡子老翁面前。

老翁头一低,避开男人的视线,笑嘻嘻的从破烂的口袋里抓了一把油纸包着的糖,一颗一颗的发给小孩:“爷爷没骗你们吧?说了进了这扇门,口袋里就会有糖!”

有个小孩囫囵含着糖,含糊不清说:“那是怎么变出来的?明明在街上时摸你口袋都没有!”

其他的小孩说:“对,你教教我,我想要天天都能有糖。”

“此乃山人的法术,不可说不可说!”老翁大笑几声,摊开手掌,任凭小孩把手上的糖都抢走,反将自己的视线越过黑衫男人,落在姜格初和婢女身上。

老翁拍了拍正在掏他口袋的小孩的头说:“散了散了,糖发完了,我要去帮有缘人。”

黑衫男人听到后往前一步,挑眉说道:“老先生可是在找我?”

老翁摸着胡须上的彩石摇头说:“非也非也,我看的是你身后的妇人。”

话音一落,旅店里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姜格初,纷纷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