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禧这边热火朝天地煮好馉饳,不仅温禧、祐哥儿和禔姐儿一人一碗,还给孙苗苗跟小禾一人一碗,五个人挤在温禧一家的小屋里吃着。
吃完馉饳众人又一起收拾干净,温禧莫名有种小时候夏令营的感觉。
小禾跟禔姐儿在房门口玩磨喝乐,两个小姑娘一个当爹一个当娘,要给磨喝乐换衣服玩。
磨喝乐源自梵语摩侯罗迦,是大晟的一种玩具,类似于现代的芭比娃娃。起初是佛教中蛇首人身的护法神,传入大晟后逐渐演变成童子造型,成为供奉牛郎织女的玩偶,又逐渐演变成世俗化的儿童玩具。七夕节时的街头巷尾更是到处售卖磨喝乐,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借此供奉牛郎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和子嗣绵延。磨喝乐造型丰富,包括童子、仕女、官吏、动物等等。所用的材质也大不相同,其中金银、象牙等贵重材质制成的磨喝乐价格最高,泥塑、木雕等材质价格相对较低。而小禾的这个就是泥塑的童子造型,还配了不同造型的衣物。
温禧好笑:这过家家酒原来是自古就有之,谁说古人生活枯燥的,古人可太会玩了!
她见小禾正在将一件干红褙子往磨喝乐上套,衣服针脚细密、造型可爱,又忽然想起禔姐儿在金陵时,原有一个温父亲手雕的木制磨喝乐,心中一动,问孙苗苗:“苗阿姊,小禾的磨喝乐衣裳这么精致可爱,是在哪家铺子买的?赶明儿我给禔姐儿也买一个去。”
孙苗苗看一眼妹妹的磨喝乐,低头轻声道:“磨喝乐是在村里货郎那儿买的,跟别处卖的没什么不同,只是衣服是我闲来无事缝的。”
温禧由衷夸道:“苗阿姊手可真巧,我就做不来这样细密的活计。”原身小时候既要上女学,闲时也是帮温母做吃食,女红只能说是能用,更不用说温禧在现代从来就没碰过针线。
孙苗苗听了这话,却喃喃道:“女红好能顶什么用?”
温禧道:“当然有用,有一技之长才有一席之地,这‘技’未必要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本事,或是一双巧手,像苗阿姊这样能绣出繁花、织出锦衣;或是一副好嗓子,能唱尽悲欢、歌罢离合;抑或是懂农桑、善计算,都能让人在这人世间站稳脚跟,不必依仗他人而活,自然也就不必理会他人的言语。”
孙苗苗心头激荡,偏头去看温禧,只见这个仅比她只小一岁女孩眼神清亮,嘴角噙着笑意,她一时心头怅然,眼中倏忽滴下两行清泪。
温禧仍目视前方,假装没看到孙苗苗的眼泪。禔姐儿有次跟她提起,说小禾很为自己的阿姊忧心,也不明白阿姊为什么退婚后像变了一个人。
当时温禧听完孙苗苗的事后,用一个现代词总结了孙苗苗的表现——内耗。她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议论,从而陷在里面出不来。因着王氏和孙管事对自己一家的照顾,因此温禧今日说这番话也是想要激励一下孙苗苗,让她能知道自己的好,也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话。
一旁的孙苗苗默默擦干净脸,起身道:“禧妹妹一早儿就起了,现在定是疲乏得劲,瞧我,还在这儿打扰你。”又转身招呼小禾,“小禾,回家歇晌,下午再跟禔姐儿玩。”
温禧确实疲累,因此也没多作挽留。等苗、禾二人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她叫回挑了三趟水的祐哥儿以及恋恋不舍磨喝乐的禔姐儿回屋歇晌了。
下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
等歇过午晌,温禧嘱咐好禔姐儿在军属所别乱跑后,带着祐哥儿打听着往街道司而去。
温禧也不打算换地方,还是准备在通径桥附近摆摊卖饼。因此到了街道司,跟一个厢军交了二十文,前去通径桥下雨花巷口选址,因着摆摊经营不能影响铺市的买卖,因此选址也得见空插针,最终选得雨花巷口北侧大槐树底下位置,厢军拿了表木划定界线,又给了温禧一个对应的号牌;选好址后回到街道司交了五十文登记造册。
忙活了半下午,共花了七十文才算办好,其中二十文是厢军的“引路费”,二十文是小吏的“润笔费”,只有三十文才是正经的摊位费。温禧倒是没在意这个,入乡随俗嘛!
回去的路上,温禧又跟祐哥儿采买了些食材:米面、黄瓜、芦菔、生菜、鸡蛋、鸡肉、猪肉、芝麻、调料以及木炭,还买了一兜新鲜的李子。又想着军属院菜畦旁还栽着几株薄荷,还买了黄豆、绿豆,准备明日做绿豆薄荷豆浆来消暑。
路过杂货铺,温禧进去挑了一个小童子模样的磨喝乐准备给禔姐儿。
路过书铺,温禧进去询问若是官学入学考试需要看什么书,祐哥儿急忙拦住:“阿姊阿姊,先不急着购书,且不说日后我是否还要入学,如今还得攒银钱置业,等入户后再打算也来得及。再说,若是真要入学,书铺也有专门供学子租看抄录的书,比买书便宜得多!到时我便去抄书,既能练字还能背书。”
温禧看祐哥儿这副模样,只得道:“什么日后是否入学,我可没忘了,之前你在金陵就勤学,夫子也常夸你聪慧,怎能不学了?如今咱家银钱不多,等阿姊赚钱了,你是一定要去的!”
祐哥儿想起爹娘,红着眼眶点头道:“听阿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