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禧三人今日仍是卯时便到了,把摊位收拾好后,也差不多到了上客的时候。
那位身材壮硕的汉子已经被灌馅饼征服,这是他连续来买的第三日,刚排好队,就看见禔姐儿坐在旁边的小杌子上小心翼翼地吃肉松面包,嘴角沾着肉松碎茸,嘴巴一动一动颇像只小松鼠。
那壮汉咽了口口水,问:“娃娃,你吃的这是什么?”
禔姐儿抬头看看壮汉,举起手中的肉松面包,大声道:“这是温记小食新上的肉茸烤馒头,又香又软,可好吃了!只不过……”
她按温禧教的大声道:“这肉茸烤馒头是金陵那边卖的最好的,可好吃了,大人小孩儿都爱吃呢!”
壮汉一听,忙问温禧:“温娘子,这肉茸烤馒头怎么卖的?”
温禧看将盖在肉松面包上的笼布揭开,拿出一小盘切成正方形的试吃装:“这肉茸烤馒头加了自制的白酱,吃起来咸甜可口,您先尝尝。”因着这大晟的面食,多数不是叫某饼就是叫某馒头,温禧就给肉松面包起了个本土化的名字,肉茸烤馒头。
那壮汉捏了一小块送进嘴里,只觉果然好吃得紧!入口是酥软的表皮,内芯更是绵软,紧接着浓郁甜香的白酱爆出,在唇齿间流连,完美的黏合起烤馒头和肉茸。沙沙的肉茸咸甜交织,嚼起来柔韧回香,葱碎焦香酥脆,恰如其分地穿插其中……这一口下去,吃得他是口齿生香!
壮汉显然不满足这一小块,当即便要掏钱来买。
温禧笑道:“郎君,这肉茸烤馒头十文一块,今日一人限一份。”
壮汉:“只一份?温娘子,这还不够俺塞牙缝的啊!”
后面的一个胖乎乎的婆婆牵着同样胖乎乎的孙子挤过来,将壮汉拱到一边,不满道:“不买去旁边待着,俺们都快后时了,小娘子,给俺来一块,嘿嘿,给切大点呐!”她小孙子看到吃的香喷喷的禔姐儿闹腾着不肯去学堂,非要买了一模一样的吃了才肯去。
温禧嘱咐祐哥儿收好钱,切了一块装在油纸包里递过去,又道:“您吃好,若是吃着喜欢,可提前交定金登记预定,最多可定三块。”
那小孙子三两下将拳头大的肉松烤馒头吃到肚里,扯着祖母的衣服:“婆婆我还要!”
那婆婆转头向温禧道:“哎呦你开门做生意的,怎么还只卖一块?再给俺来一块,钱还能少得了你的?”
“阿婆,这烤馒头今日是试卖,故只做了这么两条,”温禧化身销售员,“小郎君吃得好,可以订上明日来拿。”
那壮汉本就不满插队:“阿婆你快点吧,这不是还有灌馅饼吗?这个也好吃!”
那婆婆转身对着小孙子为难道:“店家只卖得一块呐!先给幺哥儿买个灌馅饼,听话,明日婆婆再买这烤馒头!”
小孙子不依不饶:“那明日我要三块!”
温禧笑眯眯地收了祖孙二人的定金,祐哥儿也提笔在簿子记下:李阿婆,三块。
。
今儿莫风专程来吃灌馅饼,以他跟在谢丛身边的前十五年吃遍汴京大小食铺的经验来看,这种吃食必得是刚出炉最好吃,好说歹说拉着莫云早起出门了,顺便再帮大人带一个。
谢丛升都监后,莫风便和莫云一起跟着去了都监府,负责日常轮值和处理都监府杂事,还要跟随谢丛训练士兵,并不轻松。
莫风虽然有权限随时出入卫所,但他并不十分爱吃显州城的饭菜,也不出入坊司等,因此一直待在卫所。不过前几日莫云这小子被派去汴京办事,莫风着实羡慕得紧。
等莫风和莫云到了通径桥下、雨花巷口,就目睹了刚刚那一幕。
“嘿,这温小娘子的食摊花样还挺多。”莫风奇道,“我去看看这烤馒头是怎么一回事?”
所幸来得早,食摊前面人还不多,莫风上前去,问道:“温小娘子安好,生意兴隆。”
温禧正在热火朝天地烙饼、切肉松面包,抬头一看,是熟人,还是送过钱来的熟人!嘴角不由得咧开一个大大的弧度:“军爷安好。”
莫风指着自己道:“我叫莫风,温小娘子还是称呼名字吧。”
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肉松面包问道:“这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倒是从未见过。”
温禧心里暗笑,你要是见过就奇怪了:“这是我新制的肉茸烤馒头,第一日试卖,摸不透显州人的喜好,因此做得不多,每人仅限一份,莫郎君尝尝吗?”
莫风自然要,想了想又指着路边的莫云道:“我们两人,是不是可以买两份?”
温禧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