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古代家生子的生存指南 > 第 12 章(第1页)

第 12 章(第1页)

胡姣听她连这路子都替自己想到了,更是感激。她看着绣橘,一个念头再也按捺不住,索性也豁出去了:“好姐姐,你今日帮我大忙了。不瞒姐姐说,我如今在灶上,总想着凭这点微末手艺,做些点心果子私下里卖,也好贴补家用。只是……”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府里规矩严,不知……不知这事能做不能做?若被管事娘子们知道,怕是要吃挂落。”

绣橘像是看傻子一样看了她一眼,随即噗嗤一笑:“傻椒姐儿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明面上自然是不许的,可暗地里,只要没被人赃并获,谁管你?”

她下巴朝二门的方向扬了扬,“二门上那些小厮,平日里帮各院的姐姐们捎带胭脂水粉、头绳绢花,顺带夹带些外头的零嘴儿进来,哪个月不赚些跑腿钱?府里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只恨我在灶上没有相熟又手艺好的,不然早托人做了!”

胡姣听得心头怦怦直跳,眼睛都亮了几分:“当真?姐姐是说……只要味儿好,价钱又公道,便不愁没人买?”

“那是自然!”绣橘拍了下手,“我那些相好的姐妹,常在背地里抱怨,说托小厮们带的零嘴儿,又贵,味道又寻常,还要搭上人情。你若真能做得好吃,我替你牵线搭桥,包管你这买卖做得起来!”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胡姣大喜过望,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她激动地抓住绣橘的手:“好姐姐!若真能成,日后但凡有些进项,我必定与姐姐五五……”她话未说完,就被绣橘笑着打断了。

“打住打住!”绣橘连连摆手,“谁图你那三瓜俩枣了?我不过是瞧你人实在,又帮过姑娘,顺手的事罢了。你只管用心做了来,我先替你尝尝,若真个好,再帮你张罗。至于分成,以后再说吧!”她说着,又叮嘱道,“你回去先琢磨琢磨能做些什么新鲜又不易坏的,等我这边有信儿了,自会寻你。”

胡姣一颗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只觉得这芳汀阁一行,不仅得了兰娘的青眼,更得了绣橘这个意外之喜的贵人相助,眼前的路仿佛一下子宽了许多。她对着绣橘深深福了一礼:“椒姐儿谢过姐姐,姐姐的大恩,我记下了!”

绣橘扶起她,笑道:“快回去吧,天冷。”

胡姣揣着那枚沉甸甸的小银戒指,脚步轻快地穿过一道道回廊夹道。倒春寒的冷意似乎也消散了,只觉得心头暖洋洋的。

回到自家那低矮的耳房,一掀开厚门帘,暖烘烘的柴火气混着饭菜香便扑鼻而来。刘氏正守着小泥炉子煨粥,豆哥儿趴在炕沿上,眼巴巴地望着门口。见胡姣回来,豆哥儿立刻跳下炕扑过来:“姐姐回来了!”

刘氏也忙站起身,脸上带着关切:“椒姐儿,可回来了。姑娘没为难你吧?都说了些什么?”

胡姣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先没答话,只从怀里掏出那枚被手心焐得微温的小银戒指,小心地托到母亲眼前:“阿娘,您瞧!”

刘氏的眼睛瞬间瞪大了:“这是姑娘赏的?”

“嗯。”胡姣点点头,将芳汀阁的情形拣要紧的说了,兰娘如何和气,如何夸赞她的点心,如何赏了这戒指。末了,她压低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将绣橘愿意帮忙牵线、私下做点心买卖的事也一并说了。

刘氏听完,整个人都呆住了。她看看女儿手中那分量实在的银戒指,又想想兰姑娘的善心,再想到绣橘竟肯如此提携自家女儿……只觉得像在做梦一般。

半晌,才猛地回过神,双手合十,朝着虚空连连拜了几拜,嘴里不住地念叨:“阿弥陀佛!椒姐儿,你这真是遇上贵人了!”

激动过后,刘氏又立刻冷静下来,一把拉过胡姣,郑重道:“椒姐儿,娘跟你说,这私下做买卖的事,虽则绣橘姑娘说有门路,可终究是犯忌讳的,你千万千万要小心。只能在背地里做,万万不可声张。若是露了风声,被人告到管事娘子那里,挨板子罚月钱倒是小事,就怕被撵出去,倒时候连累你爹爹在外头也没脸,知道么?”

胡姣看着母亲,重重点头:“阿娘放心,女儿省得利害。做的时候我会加倍小心,绝不叫人抓住把柄。绣橘姐姐也说了,只要东西好,不愁没销路,咱们细水长流,慢慢来。”

刘氏这才稍稍放下心,一家子收拾停当吃饭不提。

吃过饭,胡姣便把那枚小银戒指塞进刘氏手里,道:“阿娘,您明日下工后,寻个妥当地方,不拘是银楼还是当铺,将这戒指换成钱来。记得多问几家,莫要被人压低了价钱。”

刘氏点点头:“娘省得!你明儿只管安心去当差,这事包在娘身上。”

次日一早,胡姣依旧天不亮便去了大厨房。直到申末时分,天色已擦黑,胡姣才回到自家矮屋。刚掀开帘子,一股暖意便包裹上来。

“椒姐儿,可回来了!”刘氏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几步迎上前,不由分说便将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塞进胡姣怀里,“快瞧瞧!”

胡姣心头一跳,忙解开那布包。哗啦一声轻响,黄澄澄、沉甸甸的铜钱滚落在炕上,堆成一座小小的山丘。

“多少?”胡姣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紧张。

刘氏脸上漾开一个带着几分得意的笑容,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足足七百一十文。”

“七百一十文?!”胡姣倒抽一口凉气,饶是她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个数目惊住了。要知道,府里像鲍娘子那样的管事娘子,一个月的月钱也不过六百文。她娘刘氏管浆洗,一个月只得三百文。至于她自己,刚转正的烧火丫头,月钱是一百五十文。这一枚小小的银戒指,竟抵得上她和娘亲两个人快两个月辛苦奔忙所得。

刘氏拉着女儿坐下,絮絮叨叨说起今日的经过:“我听了你的话,先去了西街那家最大的‘庆丰银楼’,那掌柜的拿起戒指掂了掂,只肯出五百文,说成色也就那样。我不死心,又去了‘宝来当铺’,那朝奉更是黑心,竟说戒指太素,不值钱,顶多四百八十文,气得我扭头就走!

后来想着,南市口还有一家老字号‘瑞丰银楼’,门脸不大,掌柜的倒是个十分和气的。他接过去,仔仔细细看了,又用小戥子称了,说足有六钱重,成色也好,便按着今日的银饰价格,一钱银子兑一百一十八文钱,六钱整好是七百零八文,那老掌柜爽快,直接凑了个整,给了七百一十文。还嘱咐我日后若有好东西,只管来寻他。”刘氏说着,脸上满是庆幸,“阿弥陀佛,可算遇着个实在人!”

胡姣听得连连点头,又道:“阿娘,有了这些本钱,咱们的买卖就能干起来了。”

刘氏看着女儿,又看看炕上那堆铜钱,既欢喜又有些茫然:“椒姐儿,娘听你的。你说,咱们做些什么吃食好?这买卖,娘可是半点不懂。”

这个问题,胡姣昨夜在土炕上辗转反侧时,早已思量了无数遍。她条理清晰地分析道:“阿娘,我想过了。咱们这买卖,主要做给府里那些姐姐妹妹们,尤其是小丫头们。她们月钱不多,顶多百十来文,贵了可舍不得买。所以,东西既要好吃新奇,让人吃了还想吃,价钱还不能贵,得实惠。再者,最好跟现在外头卖的那些点心果子不一样,这样才有新鲜劲儿,人家才愿意掏钱尝尝。”

她顿了顿,掰着手指头,将自己琢磨了一晚的三样点心说了出来:“我暂且想了三样:一样是甜滋滋、香喷喷的‘焦糖米花’,一样是酸酸甜甜、滑溜溜的‘海棠冻’,还有一样是又香又酥、滋味特别的‘怪味花生’。”

“焦糖米花?海棠冻?怪味花生?”刘氏和豆哥儿听得眼睛都直了,这些名儿听着就新鲜。

“对。”胡姣解释道,“焦糖米花,是用糙米做的,把糙米干炒爆开,再用熬化的饴糖裹上,又甜又脆,香得不得了。海棠冻呢,就用海棠果熬出汁来,加些糖,再用木莲籽点成冻儿,冰凉滑溜,酸甜开胃,女孩儿们肯定喜欢。怪味花生嘛,是先把花生炒酥了,再用五香粉、盐、糖调出咸甜麻辣的怪味儿裹上,吃着上头,下酒佐茶都好。”

刘氏听着女儿说得头头是道,那点茫然渐渐被信心取代:“听着是新鲜!糙米家里倒是有,可这木莲籽、饴糖、花生、海棠果……都得去买?”

“正是。”胡姣早已成竹在胸,从炕席下摸出一张叠好的纸,展开递给刘氏,“阿娘,我都写好了单子。您明日中午下了工,就照着这单子去买。饴糖不用自己做,外头买现成的就成,咱们自己做费时费力还不一定省多少。木莲籽药铺里应该有,问问看。还得再买几节竹子回来做成竹筒,不然海棠冻没东西装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