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殿下该起床炸朝堂了 > 公主生平(第2页)

公主生平(第2页)

萧羽听不明白两人为什么突然开始打哑迷,但她知道这二位讨论的核心多是为自己。

她动了动跪的发酸的膝盖,去翻看散落在脚边的奏折,皇帝忙着和裴闻津聊旁的,对她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奏折落到她膝边,萧羽捡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详细的行动记录,从两月前开始锦衣卫不断出入户部,外出沿海探访商贾,萧羽对着记录心里了然。

裴闻津那边也在同皇帝汇报这桩案子的进程,萧羽竖着耳朵去听,大概拼出原貌的七七八八。

去年夏,淮州府饱受洪灾侵害,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本着就近接济的原则,周围四郡分分开仓放粮接济淮州,刚开始还好,只是粮食分到后面,四郡就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填补不上淮州的窟漏。

粮食不够,根本不够,但四郡的粮食怎么会养不活小小一个淮州?

等朝堂知晓此事已是三月之后,裴闻津受命前去审个中缘由,一路上流民啃食土壤沙石的景象让他惶惶不安,等打开淮州的粮仓一看,当真是最坏的结果。

里面全是空的,包括四郡送来的大部分粮食,全都不见了。

淮州太守在他抵达此地的当晚,就死在了自家水井里。

那么多粮食,如何掩人耳目地全部吞下,如此胆大包天,地方商贾和世家门阀,一个都别想把自己摘干净。

轩栏院就是他们辛苦大半年好不容易摸出到线索,粮食对有钱人而言太多了没用,换成金银才好收容。

她误杀的那个男的是接头人之一,两个月前裴闻津端了一处钱庄,搜罗出异样的钱财流向,加强了对民间资金流向的监控,以及摸出这位“中介”的行踪。

应该还有粮食没换出去,不是正儿八经地官仓仔细储存,京城连绵的雨天,粮食要烂在手里不值钱了。

锦衣卫蹲守已久,就等着今日收网抓活的,但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奏折不止一份,萧羽眼尖从一份奏折里,看到了她自己的名字,内容说的也是方才裴闻津为她辩护,提及的“起火”。

不知道是哪位大人言辞恳切,大挥笔墨,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去控诉明昭公主,从公主生平到近期事端。

话里话外,无一不透露着,希望皇帝赶紧把这公主处死。

萧羽也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原主的身份。

萧谛听,字明昭,当朝三公主。生来便有读心辨谎的能力,因个人情况特殊,任职大理寺坐镇断案。

传闻是太后日日吃斋念佛,替大靖求来的仙家下凡。可谁都知道,公主命格刑克六亲,从出生起,灾厄不断,所谓“仙家”,也可能是“鬼怪”。

这样的奏折还不止一份,全都被皇帝压了下来。

“看完了?”皇帝见她把奏折都收拾好,难得分出点对儿女的情感来:“眼下风口浪尖,别在给朕徒生事端……今日若非锦衣卫办事牢靠,你罪加一等,朕也保不住你。”

确实,如果本就负面评价缠身的皇女,与这样的大案产生纠葛,那就不是皇帝可以一手操办了的。

皇帝除非昏庸无度,明晃晃地说天家私藏嫌犯,不把黎民百姓当人。否则一个皇女的死活,都在帝王张口闭口间。

眼看裴闻津那头要汇报完了,萧羽想起不久前触碰胭脂得到的信息,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什么叫“淮州的货是你求着大人才能参与进来……”,属于她的谜团太多了,萧羽不免感到焦灼,这样雾里看花的情况她根本没有体会过。

过往经验告诉她,坐以待毙,被动前行就是死路一条。唯有站在暴风眼的核心,才能逆流而上,谋的一线生机。

于是她也这么做了,趁皇帝心情看上去还不错,大着胆子出言道:“父皇,儿臣自知有罪,欲待罪立功!”

老皇帝冷冷地睨这她,不屑地哼笑一声:“你还能做什么?”

萧羽急切的补充:“儿臣的天赋——”

“不成,这事太危险了。”皇帝不等她说完,一口将她的补充全部堵死了,“准许你一个深宫的公主习武,去大理寺任职本就有悖礼法……你自己看看你脖子上的淤青,真出什么事情,你叫父皇如何同你九泉之下的母后交代!”

“臣附议,殿下千金之躯不容有恙。”方才还多处偏袒她的裴闻津也适时插话,萧羽在心里收回了他的好人卡。

皇帝现在心烦意乱,看着他们两个心里就有气,干脆摆手示意两个人跪安:“唉,竖子,一个两个都不让朕省心,一帮吃白饭的废物……滚吧滚吧。”

裴闻津忙不迭爬起来就滚,脚步匆忙,都未行礼,萧羽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自己没动,垂下睫羽。

皇帝无奈地同她再说了一遍:“光叫他滚没让你也一起走人是吧?”

萧羽自知再恳求会引起皇帝反感,规规矩矩地磕头行礼,一言不发地也走人了。

离开内殿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宫女撑开朱红的油纸伞,询问她是否要回宫,萧羽被外头的风冻得一激灵,后背都是冷汗,半天没缓过神来。

“殿下?殿下?”宫女又叫了她几声。

萧羽回神,身体小幅度地一颤,扶着殿外的汉白玉围栏,缓了半天,调整过后她眼神清亮:“劳烦引路,本宫需要好生修整一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