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我也想过做肥皂只能维持生计,赚不了大钱。”“之前你娘在昌城时,倒是跟我说了一个生意,还想拉着我一起做呢,不过可惜,那个时候我要回去,也就没做成。”苏玉很感兴趣。“桂英姨,我妈妈当时想做的生意是什么?”苏静怡是在苏家长大的,接受教育跟见识都是很广的,她发现的商机,一定是能赚大钱的那种。张桂英:“你娘当时想做黄包车生意。”苏玉:“嗯?”张桂英回忆着说:“你娘当时说,现在市面上的黄包车都是散户,她想做一个车行将所有黄包车统一,买几辆黄包车,然后租出去。”苏玉垂下眼眸。这不就是现代的计程车管理模式吗。一辆黄包车动辄二三十大洋,好一点的四五十大洋。很多车夫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不过更穷困的汉子想当车夫,也买不起黄包车,只能去做更累的苦力活。若有一个能统一化管理的黄包车车行。车夫们每天交租金从车行租车,他们就不用自己花钱买黄包车,减轻了负担。车行收租金盈利,还能统一规范管理。比如要求统一着装,不漫天要价……等车行真的做起来了,稳定了,有一定的规模了。还能在车上印标识,就可以接广告。短短时间,苏玉就想到了车行赚钱的法子。不得不说,苏静怡的确拥有超前的商业头脑。苏玉:“这个生意很好啊,我妈妈当初应该已经想到了更完善的经营模式了,为什么没做呢……”话说到这里,苏玉忽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为苏静怡有了她。有了孩子,一个女人要照顾孩子,又要忙着做生意,肯定是顾不过来的。她只能取舍。最终苏静怡就选择了好好照顾孩子。张桂英:“我想着,多半是有了你之后,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吧。”苏玉:“桂英姨,那你想做这个生意吗?”虽然是苏静怡五年前的想法了。但目前为止,市面上仍是没有大规模的车行。原因自是因为投资太大,黄包车太贵了。汀城所有排得上名号的,有深厚家底的大家族都正在做传统商号的生意。大老板不屑于去发展黄包车车行。而没有深厚家底的小老板,拿不出这么多钱去买黄包车。所以市面上并非没有车行,只是没有大型能垄断黄包车这一行的车行。此时她们若开始做车行生意,也并非不是好时机。张桂英愣了愣,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她看着苏玉,缓缓说道:“玉儿,姨不是没想过,可这生意投资太大了呀。”“一辆黄包车便宜的二三十大洋,好的得四五十大洋,咱们哪有那么多钱去买上好几辆,撑起一个车行呢?而且这经营起来,方方面面都得操心,姨怕自己没那本事。”苏玉想了想,她倒是有些钱。是之前柳令仪打麻将赢的,都给她了。这些钱苏玉都没用。她出行都有小婷跟着,完全不用她掏钱。“桂英姨,我跟你一起做吧。”“啊?”张桂英一脸呆愣。苏玉可是苏家三小姐,全家最受宠的一个了。苏家不倒,她这辈子都衣食无忧。以苏家的家产。就算苏玉一辈子不学无术,吃喝玩乐,苏家的家产都败不光。何必跟张桂英趟这趟浑水呢。张桂英很不理解,“玉儿,我知道你这孩子好心,是想帮姨,但是真的不用,姨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也没太大的念想,就平平淡淡的过普通日子就行了。”苏玉摇头。“不是的,桂英姨,我是想完成妈妈的心愿。”苏静怡活着的时候,想做生意,却因苏玉而耽误。她的人生原本不止于此。再说,当年苏静怡还在世的时候,就想拉着张桂英一起做生意。肯定是因为她也发现了张桂英是个可靠之人。既然是苏静怡都认同的人。那苏玉也没什么意见。况且,这个黄包车车行的生意,苏玉也认为是目前市面上巨大的商机。如果真的可以统一黄包车,那苏家也就多了一份抗风险的生意。即便未来商会出现什么问题了,也就不用愁了。张桂英明白苏玉的意思了。“玉儿,这是你的想法,但你家人是不会愿意的,你的好心姨心领了,你是个乖孩子。”苏玉不解,“为什么?”张桂英:“你家人是不可能拿钱出来给我这个外人做生意的。”苏玉笑了笑,“我不用他们给我钱,我自己有钱。”做黄包车车行的事,自是不能让苏家插手的。苏家在汀城的体量太大了。一旦苏家开始做,想必其他大户人家也会很快嗅到这个商机想要来插手。这样一来,车行被各方势力一搅和。就很有可能做不成了。所以前期是得慢慢来的,让张桂英出面正好。张桂英没想到苏玉是用自己攒的钱来开车行,她看出了苏玉要开车行的决心。“好!既然如此,你娘没有完成的事,我们来完成。”跟张桂英说好之后。苏玉去拿了钱给她。之前苏玉没数。她们一起数了一下,一共是四百八十五大洋。这对张桂英来说,完全是一笔不得了的巨款了!这笔钱她拿着都烫手。大头全是苏玉的。张桂英身上那三瓜两枣不计也罢。苏玉:“明天等卖完肥皂之后,就一起去买黄包车吧。”张桂英点头,“好,姨都听你的。”直到晚上回房睡觉,张桂英都还觉得自己在做梦。苏玉一个孩子,居然如此有主见,还愿意拿这么大一笔钱给她去开车行。这份信任沉甸甸的压在她的心头。张桂英没什么本事,她想到苏静怡,又想到苏玉。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就算是拼了这条命,也一定要把车行开起来。-第二天,张桂英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来准备卖肥皂,苏玉没有跟她一起。中午吃完饭后。苏玉才带着小婷一起去集市上找赵桂英,一起去买黄包车。:()元帅爹爹快开门,锦鲤崽崽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