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辞如今还不想离开父母,他对尔雅和卫岳感情都很深。让他离开家去青州求学,一年回不了家几趟,卫辞打心眼里不太愿意。尔雅闻言气的恨不能跳起来,她第一次对卫辞疾言厉色道:“卫辞,你知不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先不说教育质量问题。只说县学那个求学环境,如今县学里的那些秀才还有几个是真能沉下心认真做学问的?你跟着他们一起读书,你将来面对的不仅仅是远不如府学的教学质量。还有随时会把你带歪的学习环境,我绝不会同意你去县学!”因为县学是朝廷批钱维护,但章阳县一个小县,用钱的地方很多。衙门要修,河堤要挖,官道要维护,还有杂七杂八的,哪里不用钱。相对而言,每年能分给县学的钱自然是越少越好。可是县学也要花钱啊,作为朝廷培养人才的地方。县学针对秀才的收费是很低很低的,它还要包吃包住,还要给教谕发钱。所以很多知县为了节源开流,都会高价招收一些没有秀才功名的学子。很多富商,员外的儿子孙子不成器,他们就会花钱把孩子送进县学。这样一来,哪怕儿子孙子学不到什么东西,也可以结交这些秀才同窗。秀才这个功名听上去不怎么样,可在古代下层中,人家好歹也属士,已经够用了。很多商籍的人家,都想把女儿嫁给秀才,找个秀才女婿。万一自己找的女婿争气点,考个举人进士啥的,那就赚大了。所以当一些纨绔子弟付钱进入县学后,他们有钱有闲。又肩负着家庭结交“俊才”的重任,自然会特别大方的花钱请这些秀才吃喝玩乐。一些心智不坚的人很快就会被腐蚀,每天沉醉在纸醉金迷中,把学习丢在了一边。就这么个学习环境,尔雅如何敢把儿子放进去。卫辞可是九岁的小三元,他的前途是个人都能看得出。他若进了县学,想要带坏他的人还不如过江之鲫。到时候卫辞到底是去读书的,还是去练意志力的。这个道理卫辞也不是不清楚,可他这辈子好不容易遇到一对合格的父母。卫辞是真的不舍得离开家人,就这样卫辞第一次和尔雅赌气起来。两人赌气的时候卫岳并不在家,他又出去给人做木工活了,所以家里连个劝的人都没有。就在这时,林氏突然带着宋荷上门。上个月李荣又怀孕了,石头想着父母年纪也大了,不好将二老继续留在村里种地。于是下决心将家里的几十亩地都租了出去,把林氏和宋老三接到县城居住,正好以后也能帮李荣带孩子。林氏自从搬到县里以后,隔三差五就会过来看尔雅。不知为什么,她每次来女儿这里,儿媳妇都非让她带着宋荷。林氏一直以为李荣这是想让她带孙女,还嘀咕着孙女已经大了,好带的不得了。完全没想过李荣只是想把宋荷嫁给卫辞而已。她知道因为以前的事,尔雅不待见她,每次见到她只有面子情,也不爱跟她说话。她怕以后自己主动提出把宋荷嫁给卫辞,尔雅会不同意。于是曲线救国,让婆母带着女儿多往卫家跑几趟。她知道尔雅不讨厌宋荷,反而还十分:()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