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没能自豪多久,因为秦自衡两岁了,却还不会说话。
大家也渐渐议论纷纷。
议论啥?
大家都说秦自衡和秦明长得不像。
秦自衡白白的,皮肤又滑又嫩,一张小脸就跟白面包子一样,还漂亮得厉害,村里打小好吃好喝养出来的,也没能这般漂亮。
而秦明啥个样呢?一米六七的个头,黑黑的,不是晒黑,而是他天色肤色就有些黑,单眼皮,厚嘴唇,说好听一点,也就是个中规中矩的长相,说难听点,就那样。
他老婆唐娟模样也没怎么出众,内双,眼睛看起来肿肿的,两人还都是塌鼻子。
但唐娟胜在皮肤白,身材好,整体看着也好看。
住城中村的,大多都是外来务工的,没什么文化,一见秦自衡和秦明不太像,又见他嘚瑟得厉害,说话就难听了。
那时候正巧唐娟也不太安分,大概是闲出毛病来了,她开始学城里人打扮,穿的露了些,明明城里人也这么穿,大家也没说啥,可好像村里来的,就好欺负一样,大家偏的要说她不正经,白花花的腿就露外头,还穿花裙子,电大波浪,涂红唇,真真不正经,像发廊里的娘们。
而也是凑巧,那时候住秦明隔壁的老王长的也不咋的,但他是个知识分子,听说是初中毕业的,在什么饭店当领班,工资还不错,但人不太老实,张嘴就是甜言蜜语,唐娟被甜了几句,又见对方有份体面的好工作,还是个文化人,跟秦明那粗汉子完全不一样,就脑子有坑了,和他滚到了一起。
而那时候秦自衡两岁了,还不会开口说话,大家已经背地说的厉害,又说什么没准是个野种,啥野种?
直到亲自见着老婆从人老王房里出来,秦明懂了。
后头三人闹了起来。
秦明不愿要孩子了,说孩子是老王的。
老王不认,他也丑啊!这一看就不是他的种,而且他花了两年时间才把唐娟哄床上,刚困一觉,孩子就两岁大了?
那是谁的?
秦明开始带着儿子小蝌蚪找爸爸。
后来还是听人说去医院,做什么亲子鉴定就能知道了,秦明立马带着孩子去。
结果出来,孩子是秦明的。
这孩子他赖不掉。
那会儿秦明和唐娟已经回村火速离了婚,两千年的时候村里离婚的还挺少,没现在这么普遍,唐娟没要儿子,又嫌丢脸,婚一离就走了,继续外出打工。
秦明也受不了村里的流言蜚语,就把秦自衡留家里让秦爷爷照顾,也跑外头打工去了。
这一去就是三年,再回来时他老婆又有了,就是儿子都已经两岁大。
“说起来,宝娃儿也是个可怜的。”老板娘叹了口气。
秦自衡小名宝娃儿,是他爷爷给他取的,秦自衡刚被送回来的时候和村里的孩子一点都不一样,他不野,也不闹,不会到处瞎跑,白白净净的,也瘦瘦的,总是安安静静,秦爷爷觉他那名字叫不顺口,便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宝娃儿。
他说这孩子没娘疼没爹爱,各个不愿要他,把他丢家里跟自己这个老头子在一起,都没人爱,那他爱。
这就是他的宝娃儿。
“那孩子从小就跟村里的孩子不一样,他四岁才会开口说话,秦大伯以前读过点书,好像听说还下过乡咧,那时候他哄宝娃儿,怎么哄宝娃儿都不感兴趣,给他做弹弓他不爱,抓蛐蛐他也不喜欢,后头有人来和秦大伯借钱,秦大伯拿粉笔在门板上记账,发现宝娃儿定定看,老爷子就问他,想认字啊?谁知宝娃儿竟然点头了。”老板娘说。
后来秦爷爷一放牛回来,得了空就教秦自衡数数认字,久而久之,秦自衡认得了好些字。
两千零二年那会儿,偏远地区还没有什么所谓的幼儿园,七岁就能直接上小学。
镇上就有两所小学,那会儿小学也不太严,一所是新建的,有宿舍楼,有水泥操场,还有围墙和保安室。
但新学校一学期要八十九块钱。
旧小学那边是文化大革命那会儿就在了的,没那么正规,就三间小教室,外边是一不知道被多少代人踩得油光水亮的土操场,边上还长满了草,操场左右两边的篮球板上的木板早烂得不成样子,那三间教室门窗也是歪歪斜斜,里头的课桌更是烂的烂,坏的坏,好些课桌上头木板都裂开了,桌子上还有被学生拿小刀刮的划痕和写的字,哪哪都透着一股子上了年纪的气息,处处都是腐朽,只教室前头一红色国旗迎风飘扬。
这是老小学唯一一样新物件。
这边没有围墙,没有保安,只一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在任职,又教语文又教数学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