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这些公司都持有股份的前提下,才不会去“拉偏架”,反正最终谁赢,都是我赢。
事实上这种体系之下,巴伦也算是其中的受益者。毕竟不止是领航和贝莱德这么说,他控制的渣打-美林集团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所掌握的几万亿资金,也是需要去“雨露均沾”,投入到几乎所有的上市大企业中的。
这样竞争归竞争,只要这些地球上占据金字塔中上层的企业们一直控制着全球的经济大多数利益,那么他们就能够保持资产规模的增长。
当然,同这些资本不同的是,巴伦在此之外,还利用同华夏的友好关系,大举投资了许多华夏的相关产业。
倒不是说其他的资本没有进入到华夏市场投资,只不过那里对于这样的投资会有一些限制,并且因为利益所在,那些老牌的西方资本,进入程度不及巴伦而已。
甚至后来领航集团还减少了在华夏的投资……
毕竟这些美利坚资本的逻辑就在于,在此之前并不是没有能够挑战美利坚产业的国家,比如德国、倭国,都最终被美利坚方面按了下去,这种长期的成功策略,也让他们对此产生了路径依赖,认为接下去依然能够这么做,达成目标。
不过巴伦很清楚,这一次并不一样。
毕竟目前世界上称得上独立自主的国家,也就上三常而已,如果再具体一些,也只能算是三个半,某个东方大国算半个……
印度:正是在下……
同样的方式,可能对德国、倭国管用,但用在独立自主的某国,就未必了……
毕竟从最早,他们就是咬着牙这么走出来的。
这种不同于其他那些“达国家”的精神,或多或少在巴伦的灵魂中也有所烙印。
……
“亲爱的约翰,最近好吗?”
同巴伦拥抱之后,约翰·史密斯挤出了灿烂的笑容,说道:
“还不错,很高兴能够见到你,巴伦。”
巴伦再次来到了美利坚,这一次他先将珍妮直接送回了马里兰州的最大城市巴尔的摩,辛克莱集团的总部就位于这里,约翰·史密斯也已经从纽约回到了巴尔的摩。
说起来,也无怪于辛克莱集团选择这里作为总部所在地,除了当初辛克莱集团起家就是从收购巴尔的摩的地方电视台开始的以外,巴尔的摩的位置也非常不错,这里距离纽约不到3oo公里,而距离都华盛顿,仅仅6o公里。
同时,巴尔的摩还位于切萨皮克湾顶端的西侧,是美利坚的主要港口之一。
本身这一次来到美利坚,巴伦就需要去往华盛顿同一些国会山的“老朋友”见面,之后从巴尔的摩去往那里,乘车也就一个小时的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