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考虑自己做报告的部分就好了。”张硕道,“如果你出现什么问题,我会上去帮你。”
卡尔瓦赫和张硕小声说道,“十年前,他比现在自信的多,大概上了年纪,当然我也一样。”
“可能是上次造成的影响,他这个人的性格就是……”他一时间想不到要怎么表达。
“我明白。”
张硕笑道,“天才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你好像没有?”卡尔瓦赫盯着张硕有些疑惑,“我的意思是,你要正常多了。”
“所以我不是天才。”
张硕自嘲的说了一句。
……
下午,二号报告厅人满为患。
大量的学者涌入到了报告厅里,有些人没有座位就干脆站在走廊,还有的干脆就在门口徘徊,只想现场看看会生什么。
报告厅两侧还有媒体记者的身影。
有摄像机已经放置好对准了讲台,还有两个摄影师举着镜头不断拍摄,有个摄像师还朝着讲台边缘坐着的张硕挥手打招呼。
张硕正和阿戈斯蒂尼坐在一起,他们坐的是两个特殊的座位,是在讲台边缘并排放着。
他注意到摄像师挥手动作,仔细看了一下现确实是认识,正是那位和女记者许燕一起来学校采访自己的摄像师。
他也挥手打了个招呼。
这时候,张硕的感觉并不好,他和阿戈斯蒂尼的位置是最显眼的,转过头就有几百个看过来的眼神,其中有友善、有好奇,也有不少明显带有敌意。
报告厅最前排,坐着的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比如,核子组织负责人法比奥拉-吉亚诺蒂、核子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埃利泽-拉比诺维,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安德烈亚斯-霍克。
第一排,还有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梶田隆章和安妮-吕利耶。
他们是会议的特邀评审。
即便是影响力巨大的国际高能物理会议,想邀请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不容易,并不是因为奖项获得者派头大,而是,都太老了。
绝大部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获奖时年纪都已经过6o岁,甚至是7o岁、8o岁,想找年轻的获奖者是很不容易的。
更不用说,年轻的、同领域的获奖者了。
安妮-吕利耶,是相对年轻的获奖者,还是少有的女性获奖,现在也已经过65岁了。
梶田隆章,只比安妮-吕利耶小一岁。
他们已经是在世获奖者中年轻的了。
在众多学者的瞩目中,卡尔瓦赫淡定的站在台上开始做起了报告。他讲的部分是整体概述。
整体概述,可以理解为,让听报告的人对算法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一部分内容,自然不可能找到问题。
卡尔瓦赫也是一名5o多岁的老教授,他是阿戈斯蒂尼团队的一员,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人物,也根本没有人想在他的报告中找问题。
他很顺利的讲完自己的部分,只花了半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
接下来就轮到了阿戈斯蒂尼。
当阿戈斯蒂尼走上台的时候,能明显看出台下好多人都变得认真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