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柏坤代表团队,到台上对于引力技术突破了说明,主要说的就是制造引力的强度和覆盖范围都有了提升。
提升并不是数据,而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所以薛柏坤走下台以后,老师就说明要组建全新的研发团队,来研究扩大引力强度和范围的技术。
然后,就是刘志文了。
过去一个星期的时间,刘志文以及其团队的人都在一直忙碌着,他们为会议做了很多的准备,主核心就是完成二代航空飞船的设计。
引力技术取得突破以后,二代航空飞船研发变得简单了。
他们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拿出了一个方案。
实际上,老师们只是想让刘志文上台做个小报告,说明一下二代航空飞船的研发方向,没想到他能拿出一个方案。
当飞船的设计图放在荧幕上时,会场都变得嘈杂起来。
荧幕上是个ai制造的飞船图像,飞船整体呈现梭形,看起来像是个‘海豚’,配上白云、蓝天的背景,设计可以用‘酷炫’来形容,完全像是‘未来科技’。
“二代航空飞船,我们暂时把它命名为‘飞豚计划’!”
“依靠最新的引力和能源技术,我们的设计是把能源系统放置在后方,引力系统则在能源系统前……”
“各类设备……”
“外在来说,需要适应特殊引力场造成的复杂空气流动环境……”
“引力场的存在,本身就会影响到周围的空气流动,而飞船的飞行也会引起……”
“所以我们在飞船上加装了尾翼……”
飞豚计划。
二代航空飞船的外形像是海豚一样,前面的尖嘴巴是高端雷达系统,海豚的嘴巴上方则是驾驶舱,头部则是引力系统。
再往后的肚子,就是氢弹电池和其他设备了。
在飞船的后方,还有平直设计的尾翼,真像是海豚的尾巴一样。
两则,还有灵活的鳍翼。
各种机翼的设计,则是为了快速飞行时保持平稳。
刘志文拿出的设计方案确实很惊艳,只是一个外观就让很多人为之赞叹。
他个人也表现的很兴奋。
虽然只是团队一个星期的成果,但他的团队可是有很多航空专家的,他们在一起研究了一个星期,主体设计以及外观都很不错了。
从技术层面来说,已经没有了疏漏可言。
实际上,一个星期能拿出方案,主要还是因为更高端的技术让设计变得简单。
当引力技术提升以后,各种技术限制都没有了,所制造的航空飞船,甚至可以像是飞机一样操作,让飞行员能更快适应下来。
……
刘成文拿出的方案,并没有在会议上确定下来,因为会议是非常短暂的,后续还需要专业的讨论和研究。
会议半部分,则确立了引力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的问题。
主要还是确定方向,而不是敲定什么内容。
会议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