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钻石制造技术就是高温高压法,其基本原理是在实验室中模拟天然钻石形成的环境,即高温高压条件。
制造过程相对也比较复杂,首先要选取一颗微小的天然钻石或人造钻石作为种子晶体。
这颗种子晶体将成为人造钻石生长的基础。
下一步将种子晶体放入一个密闭的生长舱中,舱内充满碳源和金属溶剂,然后,对生长舱施加极高的温度和压力,通常温度在1500摄氏度左右,压力达到5万个大气压。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碳源中的碳原子逐渐溶解在金属溶剂中,然后在种子晶体的表面沉积,逐渐生长出新的钻石晶体。
这个过程需要持续数天到数周不等。
当钻石生长到所需的大小后,逐渐降低生长舱的温度和压力,就制造出了人造钻石毛坯,最后就是进行打磨了。
整个制造过程来说,成本还是比较高的,用的时间也很多,而且制造出的大部分都还是小块的碎钻。
现在的技术,几分钟就能完成大批量制造,造出来的还都是成块的钻石,钻石的质量上了不止一个档次,成本还非常低廉。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常规钻石制造技术都可以被取代了。
朱贵继续说着新技术的优点,“大家能注意到,我们造出的钻石大多数都是黄色的,也就是金钻。”
“这是因为压缩石墨的时候,还是有不少空气深入。”
“不能进一步的压缩,也就是增加强度,钻石的颜色就会越来越淡,直到真正成为纯粹的亮钻。”
“或者也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其他元素,比如硫,就可以制造出其他颜色的钻石……”
“换句话说,新技术下,什么样的钻石都可以生产。”
……
新的钻石制造技术的优势太大了,大到能够让钻石低成本、批量、高质量生产,大到可以控制生产什么样的钻石。
廖老师参考观察结束,马上组织召开特别会议,邀请了一大堆的专家、学者。
其中好多都是工业应用相关的专家。
会议讨论的核心就是《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应用》。
这个议题听起来没什么,因为金刚石早就可以工业生产,但真正进入到会议中,好多人就发现了不一般,因为会议提到了高质量以及大批量使用。
大批量还好理解。
好质量?
高质量的钻石还能工业应用?
好多参会的人都有些不理解,因为高质量的金刚石,都是用于制作珠宝。
近年来钻石的售价越来越低,但一克拉以上的钻石,依旧能卖到两万以上,品质高一些的甚至能超过五万。
1克拉,也就只有0。2克而已。
钻石的质量再大一些、品质再好一些,就是几十万、过百万的价格了,根本无法应用于工业。
现在工业上,金刚石主要是利用其高硬度的特性,来当做钻头或装在其他切割类器械的尖头上,其他领域应用的规模就很小了。
究其原因,并不是金刚石无法工业应用,而是因为……
太贵了!
一克拉的钻石,售价就达到几万块。
当某种机械运作需要大一些的金刚石,金刚石本身的价格会比机械还要昂贵。
这怎么可能应用呢?
一般领域,根本用不起啊!
所以到现在,工业上也只有高科技领域会应用金刚石。
金刚石拥有热导率高的特性,它会被用做高功率电子器件的散热材料。
比如,高性能电脑芯片和激光二极管。
金刚石拥有卓越的光学特性,高端光学器件中会以金刚石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