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曹大人也十分兴奋,“但孟员外郎话说的也没错啊,各位御史,你们这次确实有点失职了!怎么刚刚就没参他呢?”
更有一些其他被御史参过的官员冷嘲热讽,“哼!依我说,是上次蔡御史被罚,还差点引火烧身,他们怕了!”
“胆小!胆小之极!作为御史,怎能如此瞻前顾后呢?老夫都看不过去了!呸!尔等枉为御史!”
“怕是孟员外郎几次被参,都全身而退,他们知晓孟员外郎是个硬茬子,不敢了吧?”
“唉!我理解,这参孟员外郎一个小官又不能体现他们的风骨,他们自然是不愿意添麻烦了!”
众多御史被气的拳头紧握,憋屈的不行,可此次确实是他们没得到消息,这如何参?
但要让他们承认自己不行那是不可能的,必定是工部尚书公报私仇,捏造孟员外郎的罪名,要不然岂能瞒得过他们?
为今之计,也有只有彻底把工部尚书的罪名按死,方能洗清他们的名声,于是他们纷纷火力全开。
“那我就要问施大人一句了,陛下赐予我等风闻奏事的权力,你施大人有吗?没有任何实证就参孟员外郎,你这不是公报私仇是什么?”
“哼,若人人都像施大人这般,看不惯谁就参谁,那这朝堂上岂非乱成一团?”
“就是就是,你施大人参人,一无实据,二无证人,开口就说人家孟员外郎受贿,你安的什么心?”
“我等虽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但我等可没有滥用,哼,我倒是不知道,施大人怎么敢滥用的,施大人是否太过越俎代庖了?”
孟疏平忍不住跟着附和,【就是就是,那御史的活儿都让他们干了,御史干什么?吃干饭啊?干脆解散得了!】
蔡丰本来没打算开口的,此时也忍不住了,“哼,施大人这么喜欢弹劾人,那我看施大人不应该去做工部尚书,应该来做御史才对!也免得你没地方发挥了!施大人是不是还埋怨皇上不给你机会发挥才能啊?”
更有御史面向乾祐帝道,“皇上,微臣虽不知孟员外郎何处得罪了施大人,但微臣曾亲眼见到施大人对孟员外郎冷嘲热讽,由此可见,施大人的确是有公报私仇的嫌疑!”
这么一说,其他大臣也想起来了,“老夫也有印象,说起来,孟员外郎的涵养倒是极好的,被那么骂都没有生气。”
“哼,一个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人,还好意思和一个小辈计较,他要脸吗?”
“恶毒!恶毒之极!欺负人家还不算,还诬陷人家!老夫怎么会同这样的人同朝为官?”
工部尚书气的火冒三丈,你说话就说话,人身攻击做什么?
乾祐帝有些惊讶,工部尚书什么时候嘲讽孟疏平了?他怎么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他肯定赶紧赶过去看热闹!
不料他刚觉得可惜,就听孟疏平的声音也十分疑惑,【诶?他什么时候嘲讽我了?哦哦哦我想起来了,就那次他嘲讽我学问差不配做官,意思就是皇上眼瞎咯?】
【那他不满就找皇上去啊,不敢找皇上,就知道朝我发泄是吧?】
乾祐帝:“……”
怎么这事情又转到他身上了?虽然孟疏平的学问是差了一点,但能力是有的,他怎么就眼瞎了?
难不成他提拔个人,工部尚书还有意见了?就他能,就他眼光好是吧?本来乾祐帝还觉得孟疏平说工部尚书公报私仇是在瞎说,但他现在觉得可能还真是如此。
工部尚书的脸色十分难看,他什么时候嘲讽这小子学问差不配做官了?他分明是嘲讽这小子没有礼数,能不能不要乱解读啊?
他深吸一口气,“皇上!微臣没想那么多,只是作为臣子的一员,听说孟员外郎涉嫌受贿,便理应尽自己的义务告诉皇上,既然现在证明是误会,那自然皆大欢喜。”
孟疏平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臣子的义务啊!”
他立刻看向乾祐帝,“皇上,那微臣也、也要尽自己的义务,我举报工部尚书施大人在修建工程时贪污公款,他不但偷工减料而且还以次充好,望皇上严查!”
【切,公报私仇就公报私仇,给自己戴什么高帽子?讲真,这朝堂上贪污受贿的多了,光他们工部恐怕就不少吧?我就不信他一个都不知道,那他怎么就不举报呢?】
【说白了不还是故意针对我?别以为我不知道,最不禁查的就是他们工部了,我就不信他为官那么多年,能一点都不贪污?无非是把账做的漂亮一点、欺上瞒下罢了!】
朝中众大臣:“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