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与君初逢少年时【破镜重圆】 > 你会帮我吗(第1页)

你会帮我吗(第1页)

风启萍虽没有预料到这巴掌,可也不躲闪,昂着头结实地受住了,并没有因为吃痛而低半分头。

德妃出手后,满是错愕,震惊自己居然没忍住会下手,更震惊风启萍对这个奴才的情谊之深,就算自己出手掌罚也不肯低头。

百感交集之下,德妃倒在地上,难以自抑地低声哭了起来。

风启萍也不再缠着德妃求情了,只是抬手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

德妃看着眼前失魂落魄的风启萍,那是她养育他十几年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子,他一直那样听话乖顺,从不忤逆哭闹。

德妃满是心疼,全然已顾不得他犯的错,向前想将他拥入怀中。

可风启萍却挣开了她,直直地盯着她的眼睛:“德妃娘娘。”

听到风启萍这样喊她,德妃的心就像沁入了冰水内一样发寒。

风启萍诚心发问:“其实我常常分不清,在您眼中,我先是太子,还是先是您的外甥?”

“我…”,德妃开口,却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您对我这样良苦用心,是因为你姓郑,还是你是我的姨母?”

风启萍没有给她说完一句话的耐心,继续问着自己长久以来的疑惑。

风启萍和德妃一直维持着母与子的礼,她给予为母者的关怀和教育,他保持为人子的孝顺和敬重,他们从不曾探讨这些的问题。

此时此刻,德妃望着风启萍,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呜咽,原本止住的泪又重新纵横。

风启萍继续不知是对自己还是对德妃说:“我想,您和母亲应该长得很像,您是真心抚育我的,我派守在寒州时您八百里书信加急,叮嘱我加饭添衣,字字殷切总归不能是假的。”

风启萍像在发脾气一般,说道:“可你又常常拿氏族地位来告诫我,而今连一个小小的宫奴都不肯许给我。你和他们根本没有区别!殚精竭虑只为了削去我的性格和念想,你对我的好不过是私心想护住郑氏的地位,我所思所求,于你们而言,应该是无所谓的吧?”

风启萍一句比一句大声,像是在控诉。

德妃不知道为什么风启萍对着她,把她唤作“你们”。

她更不知该如何作答,最终说出的话连自己都有些诧异:“小声些,这些话叫陛下听去了,不知又要生出什么风波。”

说罢,德妃回过神,缓缓整顿裙摆起身,往外唤了一句:“来人。”

很快,两个小太监便跑进了门。

“夜深露重,伺候殿下早些歇息。”,然后命人将昭阳殿的门锁起来后便乘舆而去。

那日守夜的宫人都知道,太子殿下叩了一夜的门,求了一夜的情。

德妃坐在回宫的轿辇中,双目失神。

当年端敏皇后难产而去,她是被郑家送入宫门的第二个女儿,本来和她相爱的少年恨她爱慕荣华,与她决裂。

此后在紫微宫的十几年,她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尽心尽力地养育风启萍。

之后宫人们听太傅的吩咐说,太子要闭门研学七日,任何无关消息不能传入昭阳殿。

风启萍被关的第三日,一个伺候用膳的太监失手洒了饭食,一问才知道是他的好友小吉子受了三十板子后,发了一夜的烧,没等来太医院的人就已经去了。

风启萍望着望着空荡荡的窗外,回想着过去:“我一出世,母后便难产而去,听说,她当时昏疼得不省人事,却一直念着要医官保我。”

宸帝对风启萍,说不上多喜欢。风启萍的母后生下他不久便去世了,风启萍对自己母亲的印象只有景陵碑上“端敏皇后”四个字。

齐守希对此倒是知道一些:“听闻宸帝对端敏皇后一片情深,未育皇子先立皇后,有违旧礼。”

宸帝当时没有任何子嗣,但宸帝和昱王亲厚,况且昱王劳苦功高,如果宸帝一直没有儿子,那么未来承位的很可能就是风启澜,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关于风启澜与风启萍不和的流言经久不散的原因。

风启萍问道:“你说母亲执意保我,是舐犊情深,还是在拿她的命搏郑氏一段前程?”

唯一的皇子若出于郑氏,郑氏在朝中便更无敌手。

这个问题,同样盘桓在宸帝心里许多年,他还没来得及问出口,风启萍的母亲就先一步而去。

如果端敏皇后当时放弃了风启萍,难产过后她必定元气大损,或者再也不能生育了,她只有那一次机会。

宸帝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自己深爱的女人,自己为了她不惜违背祖宗礼法,与谏臣生隙的女人,到底有多少真心,同样的,这件事也成为横亘在他和风启萍中间一根不碰不痛的刺。

齐守希从未想过这个故事还能这样解读,只回道:“你不该疑心这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