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哥儿!英娘!”梅娘子声音沉了下来,“你们两个,兄弟姐妹们一处玩,怎的如此不知轻重?争执起来便没了分寸,还牵连了你兰姐姐!还不快向你兰姐姐赔个不是!”
晖哥儿被母亲严肃的语气吓住,瘪了瘪嘴,有些不情愿地嘟囔了一声“兰姐姐对不起”。英娘也怯怯地跟着说了一句。
梅娘子这才缓了脸色,亲自起身走到兰娘身边,拉过她冰凉的小手,温言道:“好孩子,受委屈了。都是弟弟妹妹不懂事,婶娘代他们给你赔个礼。”她仔细看了看兰娘额角那点微红,柔声道,“可碰疼了?待会儿让丫头给你拿冷帕子敷敷。”
她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兰娘身上那件半旧的杏黄袄子,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展颜笑道:“瞧你这身衣裳,也太素净了些,你这个年岁的女孩儿正是打扮的年纪呢。等会儿散了席,到我屋里来,婶娘那儿有几件新打的首饰,你挑几样喜欢的戴着玩去。”
这番维护和许诺,让兰娘受宠若惊,小脸涨红,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然而,一直沉默冷眼旁观的王娘子此刻却猛地抬起了头,眉头紧紧拧起,脸上毫不掩饰地掠过一丝厌烦和不耐。
“二弟妹这话说的,孩子们一处顽闹,磕了碰了本就是常事,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王娘子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冷淡,如同冰凌刮过,“兰娘是长姐,本就该让着弟弟妹妹些。方才晖哥儿和英娘争执,她不晓得拉着些劝着些,反倒呆愣愣地站在那儿,一点机灵劲儿也无,简直就是根木头!至于首饰,也很不必,她长得不如两个妹妹好,即便好东西给了她,也是白白糟蹋了,还是给蓁娘和英娘留着吧。”
这一番话,尖刻又无情,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兰娘刚刚因梅娘子关怀而升起的一点点暖意瞬间冻结,脸色变得比纸还白,头深深地垂了下去,肩膀抑制不住地微微发抖。她甚至不敢去看母亲的眼睛。
厅内气氛顿时僵冷下来。连一直说笑的李娘子也识趣地闭上了嘴,只拿一双妙目在王娘子和梅娘子之间来回逡巡,嘴角噙着一丝看好戏的玩味笑意。
梅娘子脸上的温煦瞬间褪去,眼中闪过一丝薄怒,但很快被她压下。她将兰娘往自己身边又拉近了些,手臂揽住小姑娘单薄的肩膀,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大嫂这话可差了。孩子们都是一样的,兰娘也比晖哥儿英娘大不了几岁。况且没有谁天生就该让着谁的道理。今儿这事,本就是晖哥儿英娘莽撞在先。兰娘这孩子安静懂事,我看着就很好。”
接着,她低头对兰娘柔声道,“别听你阿娘胡说。婶娘疼你和疼她们几个是一样的。待会儿散了席,就随婶娘去挑。”
梅娘子这番姿态,既维护了兰娘,也明确地表达了对王娘子苛责亲女的不满,同时也在众人面前宣示了她作为当家主母对府中所有小辈的公正与慈爱。
王娘子被妯娌这番软中带硬的话堵得胸口发闷,脸色更加难看,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说什么,只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张老娘子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她看着自家外甥女王娘子那副刻薄寡情,对着亲生女儿如同仇寇的模样,再看看兰娘那副可怜见儿的样子,只觉得悲从中来。她这个外甥女,自打守了寡,性子是越发左了,甚至可以说是魔怔了!
自己当初做媒,只道陈家是殷实人家,陈敏那孩子前程似锦,看着也忠厚,王家自也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两家结亲是锦上添花。谁能料到敏大爷那般短命,更想不到这王娘子竟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真真是作孽!
席间气氛尴尬,众人食不知味,又勉强坐了片刻,张老娘子便起身告辞。
陈老娘亲自将老姐妹送到二门外。寒风凛冽,吹得灯笼摇晃。临上轿前,张老娘子终于忍不住,拉着陈老娘的手,老眼中满是忧虑和痛心:“老姐姐,别怪我多句嘴。你瞧见今日席上那光景了么?我那外甥女她……她如今对着兰丫头,那哪里是亲娘?简直是前世里的冤孽!我是真怕……真怕她魔怔了心窍,做出什么糊涂事来,耽误了兰丫头一辈子啊!唉,当初,当初我做的这场大媒,真是……真是……”她语带哽咽,说不下去了。
陈老娘也是满心苦涩,拍着张老娘子的手背,长长叹了口气:“老姐姐,你的心,我懂。兰丫头……命苦啊!敏儿去得早,她娘又……唉!”
她浑浊的老眼中也泛起了泪光,语气中却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坚定:“你放心!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在一天,将来兰丫头的亲事,就由不得她娘一个人说了算!我必得替我那苦命的敏儿,给这唯一的骨血寻个好归宿。这,也算是我对得住我那早走的孩儿了!”
两位两鬓斑白的老妪在寒风中相对唏嘘,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和对那个孤苦女孩的担忧。
送走了张老娘子,陈府内宅似乎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